春日的风裹着暖意,轻轻拂过武强县的田野。十年,足够让一粒种子长成大树,也足够让一份善意绵延成河。燕园玮智与微孝暖夕的故事开始,便是这样一条温柔的河,流淌过无数老人的生命荒原。

三月乍暖还寒,燕园玮智携燕园知行卡,加入了微孝暖夕举办的”拾年共暖,我在村里等你”困难老人帮扶救助武强行动中。以燕园知行卡线下“公益类”活动项目为引,以公益资源整合与社会责任践行,开创了燕园知行青少年家庭行动的新范式。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早春时节,一场充满温情与爱的帮扶行动在河北省武强县悄然展开,为这片土地的困难老人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十年坚守:从“生存保障”到“精神陪伴”

时光回溯至2015年6月10日,河北武强的一个普通村庄里,一位面部器官严重失衡的老人,因患有脉管瘤疾病且因贫困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却依然乐观、勇敢面对生活,深深触动了创始人王晓华的内心。那一瞬间,王晓华心中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愿望:“是不是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去做点什么?”这份发自内心的不忍与关怀,成为了微孝暖夕诞生的契机,也开启了这场持续十年的爱心之旅。

十年间,微孝暖夕团队风雨无阻,一次次回到爱心起航的地方,就像当年一样,为武强县的困难老人送去物资帮扶、人文关怀。本次行动覆盖全县多个乡镇,为100余户困难老人发放了大米、食用油、小米、生活用品包等生活物资,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帮助,更通过志工们的入户访视交流以及日常的人文陪伴给予了他们陪伴与慰藉。

犹如当年,细致安排每处行动细节

清晨5点,天还未完全亮起,30余名北京志工。清点物资、行前沟通、政府对接、安排食宿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志工们披星戴月,不辞辛劳,只为确保行动顺利进行。上午9点,来自北京、武强、南皮、大名的60余名志工齐聚河北省武强县,兵分十路,深入街关镇和周窝镇的各个村庄,走进老人家中,与他们亲切交流。尽管生活困难,但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的乐观与坚强,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志工。临别时,一位奶奶满含笑意地拉着志工的手,反复说着“再来啊,再来啊”,激动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手心里竟也攥出了汗。

来到了集中发放的环节,志工们列队,摆放好物资,迎接爷爷奶奶们的到来。“付出是感恩”,志工们发放的时候双手奉上帮扶物资,感恩老人们给了我们付出的机会。仔细为爷爷奶奶清洁手部,洁净的是他们的手,同样是自己的心灵。向爷爷奶奶展示手语,不仅是心意,也是通过人文节目的表演,滋润着彼此的心。最后,所有志工向爷爷奶奶们鞠躬,再次感恩爷爷奶奶给予的付出机会,感恩爷爷奶奶们这些年的努力生活、从被动变向主动,重燃希望的转变。

武强故事:老人们的温情瞬间

在武强县周窝镇,81岁的段振勋老人展示了他那用颤抖的笔触,写下的一幅幅作品,他坚持以此表达对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他动情的说:“十年前,我71岁,今年我81了,有你们一直陪着我,咱们好好做个伴,走过下个十年。”     

而在街关镇,独居老人李书昌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为了照顾弟妹,他放弃了远大的前程,如今虽已年迈,但精神矍铄。面对志愿者的关怀,他感慨道:“当年觉得亏欠家人,现在看到你们像亲人一样惦记我,这一切都值得。”

青年力量:年轻学子展现青春风采

志工是微孝暖夕的骄傲,也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支由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组成的队伍,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自我管理、自我协作、自我分享的公益之路。十年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其中,为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带来了活力与创意,更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孝心与关爱。

年轻人的掌心贴上年迈的手,温度交融成春天的溪流。高中生郑先甫扶着老人走长长的村路,耐心地全程搀扶,还一边逗爷爷开心,最终帮老人完成了物资签收,并将沉甸甸的物资送到了爷爷的小推车上。他说:“原来公益可以如此具体,每个微笑都值得被珍藏。”公益是一粒种子,种在泥土里,却能开出满山的花。十年间,志愿者的脚印叠成路,从“送米送油”到“暖心驿站”,从生存的保障到心灵的共鸣。老人们眼里的光,渐渐比春风更亮。

长效机制:从“输血”到“造血”

十周年之际,微孝暖夕宣布启动“微孝暖夕乡村振兴 和美乡村”计划。未来三年,将在帮扶地区试点“暖心服务中心+幸福驿站+智能帮扶”模式,通过社会化运作,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综合帮扶体系,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监测等综合服务。

燕园玮智用行动在河北武强县写下了一份“燕园知行”关于责任与创新的答卷,也共同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公益升级,也将推动公益与乡村振兴和康养事业的深度融合,为老人创造可持续的关爱与支持。

爱心共建 构筑可持续的公益

本次发放,微孝暖夕不仅邀请了捐资人参与到行动当中,更是与诸多爱心企业开启了联动。燕园玮智以“燕园知行卡”为纽带,在董事长也是公益践行引领者郑伟的带领下,员工志愿者参与帮扶行动,还与高校等机构创新模式,动员更多学子参与公益,构筑了机构、学校、基金会、志愿者的联动公益实践模式。

相信爱的力量

十年改变是什么?是老人从沉默到主动迎接志愿者的笑容,是帮扶模式从单次捐赠到长效机制的进化。公益不是昙花一现的感动,而是用科学规划与持续行动,让每一份善意落地生根。在武强县,老人们从黯淡的目光到热切的盼望,从不愿与人沟通到村口迎着志工的到来,从被动接受帮扶到主动参与其中,这些变化在老人们的身上真切发生着。在武强县开展行动的这十年,于老人和志工而言,是一份亲情,是一份信任;而于燕园玮智和微孝暖夕,则是一份责任,一个见证,更是一个开始!希望在燕园玮智“燕园知行”的推动下,让公益突破单线输送,让这些细碎的知行星光,连缀成一片璀璨银河。

燕园知行 与爱同行

那些年,老人们的世界曾是寂静的。直到一群身影披星戴月而来,带着米面粮油,带着笑眼盈盈。他们俯身为老人擦净双手,蹲下听老人絮絮叨叨,甚至学着手语比划“爱”。一位81岁的爷爷颤巍巍写下“信受奉行,微孝暖夕”,墨迹未干,眼眶已湿:“十年了,你们说要陪我再走十年……”爱是动词,是双手捧上物资时的虔诚,是九十度鞠躬时的敬意,是八旬老人画纸上那一抹倔强的红。十年,足够让沧海长出桑田,让荒漠隆起青山。燕园玮智与微孝暖夕的故事,是无数双手编织的温柔经纬。

在未来的日子里,燕园知行用知行合一的爱心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与微孝暖夕的持久坚守帮扶助老的行动使命,一起聚焦帮扶老人等重点领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持党建引领,为慈善志业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十年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下一个十年,那些曾被温暖过的生命,终将成为新的春风。因为相信,所以步履不停;因为温柔,所以万物生辉。